吉安市吉州区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04 11:21:54 来源:吉州区林业局 作者:李丽

​吉安市吉州区立足“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小而强”的发展定位,以古树名木保护和生态古村保护为突破口,创新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机制,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

夯实生态根基,构建“扩绿”推进体系将生态扩绿、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全面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累计植树2万余株实施“一村一策”绿化工程,将乡村绿化与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升级相结合,打造28个森林乡村、生态村(含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乡村8个、国家级生态镇/村5个、省级生态镇/村14个)。发展林下经济,套种决明子、柴胡等中药材4000余亩,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创新价值转化,探索“兴绿”经营模式创新推出“生态资产价值(VEP)+生态古村贷”绿色金融产品,完成钓源生态资产价值评估,获批绿色贷款8000万元,全区绿色项目融资14.8亿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该模式入选“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经典案例”,吉州获评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示范基地和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通过“江西省碳中和平台”购买830吨减排量,完成全省首笔景区碳汇交易,钓源古村成为全省首个碳中和景区。成立“两山”学院及运营公司,收储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规模超55亿元,实现营收2.98亿元,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吉州模式”。

强化智慧管护,健全“护绿”长效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为661株古树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档案,划分36个网格化保护责任区,严格落实“一长两员”巡护制度。针对古树生长问题,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开展白蚁、红火蚁专项治理,并将保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使古树名木成为乡村旅游和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全省率先推行“防灾+救护”双重保险模式,由政府出资2.47万元投保991.5万元保额的商业保险,累计理赔3万余元,专项用于古树救护。建立“法院+林业+检察院”公益信托协作机制,推动41.9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赔偿金全部用于生态修复,形成司法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良性循环。